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- 编辑:skyeel -

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大寒时节,其特色与习俗引人瞩目。气温剧变,寒意逼人,临近春节,众人皆翘首以盼。实则,诸多传统习俗待续,大寒节气的具体特点和风俗,实为不容忽视的学问。

大寒节气的特点

1.雨雪、大风、低温

大寒,标志着气温降至极致,此时寒潮南袭,频发不断,成为我国部分区域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。通常,大寒时节落在每年的公历1月20日至21日,位居24节气之末。当东经80度以西形成长波脊,东亚沿海陷入大槽,我国受西北风气流和源源不断的冷空气影响,便迎来持续的低温天气。

2.雨量增加、防寒防冻

在常年大寒时节,我国南方多数地区降水量仅略增,华南地区普遍在5至10毫米,而西北高原山地则仅有1至5毫米。华南地区冬季干燥,越冬作物耗水量不大,农田水分供需矛盾通常不甚明显。期间,大范围雨雪与强风降温天气频发。与大寒相仿,小寒亦为表征气温寒冷程度的节气。

大寒节气的风俗

1.祭灶

大寒,二十四节气之终章,岁末之际,举国上下共迎新春,清扫尘埃,筹备各式年货。祭灶之际,家家户户于灶神像前摆放糖果、清水、料豆、袜草,更以关东糖熔化涂抹于灶王爷之口。

2.吃八宝饭

民间流传着大寒节气食八宝饭的风俗,此饭以糯米为基,精心熬制。先将糯米蒸熟,再拌以糖、猪油、桂花,随后倒入盛有红枣、薏米、莲子、桂圆肉等丰富果料的容器中,蒸熟后淋上糖卤汁,美味即成。其甜香可口,成为节日待客的佳品。

标签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