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佛传说众多 孰真孰假 几则典故带你了解它的真面目

弥勒佛作为佛教菩萨中为人熟知的菩萨,在佛学上拥有自己的成就,并且留下十二本愿供人修习研究。生活中,因弥勒佛本身的佛法影响,有些人会佩戴跟他相关的物件,比如佩戴弥勒佛像玉石等。关于弥勒佛传说有很多,其中这三则布袋和尚小故事可以反映出弥勒佛的佛法修行之路,对于喜欢弥勒佛或者信佛的人,可以作简单的了解。

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
 
典故一
根据相关记载,在五代梁时期,弥勒菩萨当时还是明州的一位僧人,每天随身携带一个布袋子,见到人会乞讨,但是即使乞讨到了物品,里面还是空空如也。每当别人向他请教佛法时,往往他会进行回答,但是当别人听不懂询问第二遍时,弥勒菩萨便直接拿起自己的布袋子扭头就走,当人们再次申明不理解时,他会捧腹大笑,如此,便成为了当时闻名的布袋和尚。
 
典故二
公元几百年前,弥勒佛因怪异的行为,被浙江省奉化的人称为布袋和尚,因其随身携带一个空空去也的布袋子进行乞讨,而且别人的询问常常是一问三不知,不知自己从哪里来,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。但是人们一看到这样打扮,就知道必定是修道之人,往往就会生出敬意。
 
典故三
弥勒佛传说,同一时期,在奉化长汀有一个叫做张重天的村民,遇到了弥勒佛,但是当时的弥勒佛化身为七八岁的小男孩,还是圆圆地肚皮、脸上带着笑容、全身胖乎乎的……可以说是弥勒佛的缩小版。当时在冬天,他一个人坐在冰上,身上只穿了一件肚兜,屁股下面是一个青布袋子。张重天看到后,因没有儿子便收他为义子。之后转眼十年过,因其笑口常开、心地善良、为人勤快,所以被当地村民称呼为“欢喜和尚”。
 
弥勒菩萨共有三十二相,所以可做不同的变化,其中常见的就是大众眼中的形象。在弥勒佛传说中,他可能会以不同的面貌呈现,但是不论哪一种,其本质还是弥勒佛本身。
标签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
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? You'll like the following article.